在1月12日举办的“2020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诚信公益盛典”活动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徐善长受邀发表了致辞。
发言中,徐善长介绍了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关于企业信用建设所做的三方面工作。
首先是加快建设了社会信用体系。一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全覆盖。目前,中国社会信用代码超过1亿家企业,存量代码转换率达到100%,市场主体都有了唯一的身份号码,实现一照一码走天下;二是信用信息共享水平显著提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连通46个部门和所有的省区市,归集各类信用信息超过500亿条,人民银行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了5亿自然人、2757万户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了1.1亿户市场主体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最终形成我们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三是信用法规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当下,中国已有27部法律和36部行政法规中明确了信用条款,全国2/3以上的省区市已出台和正在出台信用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出台社会信用相关国家标准47项。
其次是实施了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一是信用承诺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归集各类信用承诺记录超过600万条;二是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机制加快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以信用风险为依据,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比如海关总署对信用状况好的高级认证企业平均查验率只有0.54%,对失信企业高达96.29%,这大幅度增强了守信企业的便利度和获得感,同时大幅度提升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联合激励,提高违法失信主体失信成本,直至退出市场。截至目前,法院惩处了失信被执行名单995万人次,涉及553万人,市场监管总局吊销企业名单679万条,异常目录1113万条,其他部门认定的各类黑名单近6万个。
最后是注重发挥了行业协会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目前有800多家中央国家机关所属行业协会,全面实现脱钩或在脱钩当中。脱钩的行业协会也正按照社会组织的要求,成为政府决策的参与者、企业的服务者和行业自律、市场自律的组织者。不少行业协会在加强自身信用建设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中的主体作用,引领企业,共同努力,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十九大提出的高标准市场体系目标,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